為期七天的廣東省直機關工會主席黨性教育培訓班在河南省焦裕祿干部學院和紅旗渠干部學院舉辦,來自40余家省直單位的工會主席及工會干部共計48人參加培訓。學員們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認真學習,為工會工作開展注入精神動力
培訓期間,通過分組確立各組組長,組建班委會,開展組內交流,班內集體學習等方式,學員們迅速破冰,開展形式活潑的分組研討,通過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在培訓班結業式上,各小組選派了代表發言,交流心得體會,大家暢所欲言,把培訓期間的感想、感悟充分表達了出來。廣東廣播電視臺工會副主席葉立謙深情朗誦了由省直機關工委黨辦馬敏同志創作的詩歌《蘭考的水》。詩歌贊頌到: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蘭考的水繼續孕育著蘭考的人民,焦裕祿的精神也在不斷地激勵著我們,而紅旗渠的水,也同樣述說著共產黨人和林縣人民的傳奇。
回程的列車上,學員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座位相近的學員索性開展了即興討論,氣氛熱烈。電子七所工會副主席葉忠華有感而發,現場作詩:紅旗渠上紅旗飄,焦桐廣場焦桐茂??v然吃盡人間苦,不忘初心走正道。省安監局副局長、工會主席鄧衛民表示:這次學習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收獲頗豐,通過零距離地體會“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我們全體學員心靈得到洗禮,靈魂得到升華,黨性進一步加強。省直機關工委企業工作部劉清華感慨到:在辦公室念百遍,不如實地走一遍,此次的學習讓我錘煉了黨性,堅定了信念,開闊了思維,煥發了斗志。工委黨校曾艷琴表示:此次學習深化了對焦裕祿精神和紅旗渠精神的認識,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要立足自身工作崗位,做焦裕祿精神和紅旗渠精神的傳遞者。
學員們一致認為:此次黨性教育培訓班是一次終身難忘的滌蕩思想、震撼心靈、增強黨性的學習機會,給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為今后各項工作的開展注入新的精神動力。
二、深刻理解,為工會工作改革筑牢思想根基
焦裕祿干部學院的培訓以弘揚焦裕祿精神為主題,對黨員干部開展宗旨意識和群眾路線教育。在蘭考的3天時間,全體學員聆聽了張沖老師《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李永成老師《學習焦裕祿精神,加強黨性修養》兩場主題講座,到焦桐廣場、蘭考縣展覽館、黃河東壩頭、張莊進行了現場教學,通過聽、看、談,全方位了解焦裕祿同志光輝的一生,進一步重溫焦裕祿感人事跡,領悟焦裕祿精神實質。在焦裕祿烈士墓前,領隊劉麗麗主席帶領全體學員敬獻花籃,表達對烈士的崇敬和向烈士學習的決心。在焦桐樹下,講解老師用深情的語言把學員們帶回焦裕祿那個年代,大家似乎看到焦書記就住在農民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正跟群眾一起探討破解治沙、治水、治堿難題的方法,讓學員們切身感悟到如何才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接受黨性宗旨洗禮。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大家通過一件件飽經風霜的遺物、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片、一個個生動立體的情景再現,詳細了解了焦裕祿不畏艱險,親率調查隊迎沙塵、查風口,冒風雨、探水流,嘗土壤、辨鹽堿,深深被他那種“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和“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高尚品格所感動。焦裕祿的崇高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在大家心中產生了強烈共鳴。
一是心系群眾、親民愛民?!熬o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這是焦裕祿同志執政為民的工作宗旨,是他被基層群眾譽為縣委書記的典范、共產黨員的榜樣的原因。焦裕祿同志時常忍著身體的巨痛,拄著棍子堅持工作??梢哉f,在他心中一直裝著蘭考縣人民,一直想著如何克服自然災害,如何轉變蘭考舊貌,讓人們過上好日子,但惟獨忽略了自己。正是焦裕祿同志一心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贏得蘭考人民無限尊敬與懷念。焦裕祿同志時刻不忘用黨的理論知識來武裝提升自己的思想修養,就連臨終時,他的病床上還放著《毛澤東選集》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兩本書。焦裕祿一生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自始至終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
二是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工作作風,也是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仍要堅持艱苦奮斗的思想,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乃至追求更為高尚的價值目標與方向,這也是焦裕祿精神的時代精髓。在困難和坎坷面前,我們要做到思想堅定,意志堅強。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任職期間,蘭考正遭受著重大災害侵襲。在部分干部對蘭考的建設失去信心時,焦裕祿轉變領導班子思想和精神面貌,帶領領導干部共同尋找希望的曙光,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蘭考縣委領導班子從無從著手和束手無策的困境中走出來,并且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毫不退縮,最終戰勝了困難。
三是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焦裕祿同志在蘭考任職僅有一年多的時間,他之所以能在治理內澇、風沙、鹽堿“三害”問題上找到突破口,贏得蘭考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就是因為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他在蘭考工作期間,深入多個生產大隊走訪調查,創造性地提出了治理內澇、風沙、鹽堿災害的辦法,為蘭考人民治理“三害”找到有效的路子。
四是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焦裕祿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蘭考是個災難縣,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都有非常嚴峻的困難,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艱苦樸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決心,根本無法改變蘭考縣的災難和貧困?!?他帶領當地父老不畏艱險,勇敢地與自然災害進行殊死較量,最終贏得了與自然災害的斗爭,改善了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
工會干部學習焦裕祿精神,就要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圍繞黨政工作中心,服務黨政工作大局;要以廣大職工為中心,深入基層,關注、關心、服務職工,增進對職工的感情;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結合社會轉型特征和群眾實際需要,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面向基層、扎根基層,加快實現工作重心、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
三、深刻領悟,為工會工作發展夯實群眾基礎
林縣的幾十萬百姓,為了解決吃水難的問題,硬是靠著一雙雙手,憑著自己的血肉之軀,在太行山深處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了聞名世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今天,紅旗渠精神依然是我們取得各項事業成功的精神動力。
一是要學習他們的求真務實精神。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途經崇山峻嶺、千溝萬壑,林縣人民卻做到了全程僅1/8000的落差坡度,在一窮二白的年代,沒有嚴謹務實的施工態度是無法想象的?!叭昀щy時期”,林縣不僅保證修渠工程的糧食供應不掉線,還支援其他困難地區1000萬斤糧食。
二是要學習他們的勇于進取精神。林縣的三十萬干部群眾,“寧可苦干,不能苦熬”,扛著工具,背著鋪蓋,自帶口糧,毅然決然上太行,在一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用最原始、最簡單的工具,在溝壑縱橫、懸崖疊生的太行山上,鑿出一條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這種知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是我們需要踐行學習的。
三是要學習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紅旗渠的跨省調水,離不開山西、河南兩省支持;紅旗渠的后勤保障,離不開兄弟地區和兄弟單位的支援;紅旗渠的建造施工,離不開林縣各公社各生產隊的團結協作。這種在艱難的環境下,不分地域,不分團體,不計你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協作精神是我們需要學習踐行的。
紅旗渠精神啟示我們,在新形勢下,要做好工會工作必須認真聽取意見、開門納諫,才能夠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短板,改革才有著力點;聽取意見到位了,才能端正態度,提高才有支撐點。工會組織要進一步保持與職工群眾的緊密聯系,團結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各自的崗位上建功立業。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
來源:省直機關工會工委
編輯:鐘婷 陳炳文